这里不仅有湖北烧制的城砖,还将与湖北等地明清城墙遗址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11月28日,“沿着长江读懂中国——万里长江行”探访团走进南京城墙博物馆,听明城砖“讲述”南京城六百年风雨故事。
“钟山龙蟠,石城虎踞,真乃帝王之宅”,相传诸葛亮出使东吴途中,在秣陵县(今南京)目睹金陵山阜后发出这样的赞叹。南京地处长江中下游水陆要道,以钟山为首的群山像苍龙蜿蜒蟠伏于东,以石头山为终点的西部诸山像猛虎雄据在大江之滨,山环水抱的地理格局,呈现出“龙盘虎踞”之势,千百年来吸引一代代帝王入驻。
南京城墙博物馆讲解员介绍,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派范蠡在长干里(南京古地名,位于秦淮河南岸)修筑越城,拉开了南京建城史的帷幕。东吴时期,孙权定都于此,改名建业,并于石头城(位于清凉山一带)修筑军事要塞,这是南京建都史的开端。其后,东晋、南朝宋齐梁陈都在此定都,城墙的筑造技术不断升级,砖砌城墙开始出现。南唐时期,改名江宁府,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将秦淮河两岸的居民区纳入了都城范围里。随后明朝、太平天国、中华民国也先后在南京定都。孙中山先生曾言“南京为中国古都,在北京之前。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中之大都市,诚难觅此佳境也。”
《明史》卷36《朱升传》中记载“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是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朱升进献给朱元璋的九字箴言,以此提醒朱元璋要提高实力,先守住自己的地盘,打好经济基础,等待时机成熟后再称帝。1366年,朱元璋调集今长江中下游五省百万工匠,历时28年建筑南京城墙,是目前世界上现存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
“城砖是明初建造南京城墙工程中最大宗的建材,整个南京城墙的营造使用城砖上亿块。”南京城墙博物馆基础业务部副主任李昕桐介绍,在博物馆的城砖阵列厅集中展示了700多块城砖,每块规格基本为长40厘米,宽20厘米,厚10厘米,重量20公斤。这些规格一致的城砖来自于今江苏、安徽、湖南、湖北、江西五省,除此之外工部、军队也参与了城砖烧造。
仔细观察城墙砖,探访团发现每一块城砖上都刻有铭文,例如有“洪武元年”、“提调官”、“总甲”、“甲首”、“窑匠”、“造砖人夫”、“刘德华”等字样。讲解员介绍,这些铭文是了解城砖烧造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其中包含了年份、产地、单位、责任人等信息。李昕桐解释,由于南京明城墙营建过程中,用砖量巨大,为保证城砖的烧造质量,均严格遵守“物勒工名”制度。参与城砖烧造的各级人员,上自府州县各级官员,下至造砖管理人员与造砖工匠,都要将职务与姓名印刻于城砖上。探访团成员武振慧说:“这有点像现代的产品合格证。”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湖北省图书馆修建蓄水池时,就曾挖出过一块带有铭文的城砖,其规格与南京明城墙砖一模一样,后经多方查证确定这是一块烧制于明朝初年的武昌城墙砖。“南京明城墙修建之时,在长江流域各地都修建了砖窑。湖北作为其中一个主要的城砖供给地,大量的砖窑为荆州城墙、襄阳城墙以及武昌城墙的建造提供了支持。”随团专家、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刘辉说。
纵观世界古老文明城市的城墙修筑史,中国古代城墙是延续时间最久、系统最复杂、形态最多样、建筑水平最高的“城墙文明”遗产之一。而明清城墙是中国城墙文明的集大成者。
根据2012年更新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项目的包括6省8城城墙,分别为都城(江苏南京城墙)、皇城(安徽凤阳明中都皇城城墙)、府城(陕西西安城墙、浙江临海台州府城墙、湖北荆州城墙、湖北襄阳城墙)、州城(安徽寿县城墙)、卫城(辽宁兴城城墙)以及五类。
“这五类不同的规制代表了中国明清时期国都京师和地方州府严格遵循尊卑有序的原则,展现了中国文化中城市格局差异性的序列特征。这也正是我们在申报世界文化时,所提炼的中国明清城墙的突出普遍价值。”南京城墙博物馆基础业务部主任金连玉表示,城市城墙自古以来就与人民生活紧密相连的,有着更深层次的情感羁绊。希望通过推进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项目唤起大家对城市城墙的关注,进一步结合城市城墙的文化价值,让公众能够共享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